57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校园小说 > [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 第619章

第619章(1 / 1)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柯南同人] 名柯五人组重生后在酒厂相遇 [综英美] 直播问答,社死超英 没想到我竟被龙拆吃入腹 [排球少年同人] 不会发球的副攻不是一个好自由人 康熙老认为我是仙女转世(清穿) 他藏匿的时光 致遥远的你 雍正试婚宫女[清穿]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 离婚后,热恋中!于他在婚综秘吻

在汉匈贸易的故意偏离与钉子们的精耕细作下,左部的奴隶已经贱到壮男一金,弱女八成。要是一次买上十个,还能获赠商家附赠的超级礼包。

久而久之,左部的人口流失速度堪比a股变绿,导致靠近右北平郡的贸易市场一度关闭——毕竟匈奴又不全是墙头草与超级白痴。人都没了,他们靠啥东征西讨,维持现有的“品质生活”?

靠老爷们组队嘴炮吗?

步六孤叱奴也知鲜卑人在云中一带不受欢迎,所以想另谋出路:“我们总不能在这儿与汉人争利吧!”

这话说得很有情商,不由得让小吏高看一眼:“你没想过更进一步?”

刘瑞不喜威胁统治的不安因素,所以对边境那块的外族也是打散监视,分而治矣。如若只是当奴隶,那步六孤叱奴还不会急着离开此地。

真正让他心惊胆战的是买回来的奴隶里很多人被拉去关东,然后就没回到此地。

靠着汉语还算熟练且手上略有几个闲钱,步六孤叱奴在喝酒喝得快吐血后终于套出送去关东的奴隶都是什么下场——在矿山里被压榨到死。

“咯……以前都是死刑犯和重刑犯被送去矿山咯!但是因为……咯!墨者工坊和少府、武库……咯!对各类矿产的需求量疯狂上涨,所以才……咯!才从匈奴那儿买……买来奴隶替上空缺。”

醉醺醺的军官咯出一串臭气,拍着酒友已经僵掉的后背说道:“汉人奴隶是活契,外族是死契。官府的隶臣妾倒是可以采矿,但要是在矿里死了会惹上麻烦。”

军官提着酒樽示意步六孤叱奴赶紧满上。

回过神的后者努力不让自己撒酒,声音里还要装作若无其事道:“那……那要是在矿里死了……”

“嗯……”对方摸着下巴在那儿努力检索应对之策:“多半是把死因写为病逝或意外身故……当然,要是死得太频繁的话,少府令与廷尉肯定会派人问话。”

步六孤叱奴:“……”我问的不是汉人,“鲜卑……我是说外族的奴隶在矿里死……”

“死了就死了呗!花钱买的都不心疼,难道还要官府上赶着多问一句。”

小吏的话让步六孤叱奴的心脏沉入谷底,同时也加强了他带着家人火速离开的强烈意图。

汉朝的奴隶按照入籍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因家贫而被卖身为奴的。

2没入官府的罪臣之后。

3重刑犯。

4买来的外族奴隶。

而据买主的不同,又可分为官奴、私奴。

待遇最好的肯定是第一类奴隶,因为他们多半是在官营工厂里干活,而要是有京畿背景的话,很有可能选作宫婢,或是去上林苑里负责皇田。即使是私人买主,也不能对这类奴隶喊打喊杀,更不能对这类奴隶实施强娶,逼其签下超过十年的长期活契。

官府对这类奴隶也有看护之责,并且将其列为官员的晋升的标准,当地德政的评判依据。

没入官府的罪臣之后比第一类奴隶的待遇差些,但是因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加上这类奴隶受过良好教育,大都拥有一技之长或长得好看,所以除非皇帝有令或犯了众怒,他们也能过的不错,甚至能去偏远之地行教化之职以将功赎罪。

相较之下,第三、四类就很倒霉了。

刘瑞在现代都“不废死”的绝对支持者,而要需要重典治国的古代,那可真是瞬间化身“微博法官“,直接剥了这群人的所有权益。

以往是在城外解决这群人渣,直接导致后世传出“西汉也有活人殉葬”的恐怖说法。现在为了发挥垃圾的剩余价值,他们就被丢去关东,闽中做最危险的采矿工作。

大汉的军事升级与贸易出口需要下游提供更多的矿石资源。

考虑到现在的航海技术还无法将汉人送去澳大利亚,加之匈奴的隐藏矿产比国内难采,所以在好的用不上,能用的又不好提纯的现实基础上,刘瑞的唯一选择就是拿人命填矿产质量,以此满足大汉这个战争机器的“燃料”需求。

死刑犯不够用了就从国外进口壮年炮灰。

唯一令步六孤叱奴有所安慰的是刘瑞对选入矿山的外族是有明确“要求”——没被指认烧杀抢掠的留下来放羊,做些加工皮子袄子的简单工作。余者若是无罪的西域人则联系关中的典客府看有没有人过来赎他,剩下的才是可以压榨的炮灰。

然而这种“安全感”在大汉拿下河套地后便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关东的采矿量越来越大,质人(奴隶贩子的别称)从一季一拉逐渐变为一月一拉,半月一拉。

上头催的紧,底下人为交差自然不择手段地压榨矿奴,甚至放宽可以下矿的奴隶标准。

这时除了家贫卖身的汉人奴隶,以往可以放牧的外族,做些文书工作的罪臣之后都拉去关东采矿,成为大汉的前进燃料。

郑谨还算说到做到,在步六孤叱奴的夫人完成卧底任务后就让人“偷”出步六孤叱奴的女儿外孙,将其送来与之团聚。然而在郑谨提议消除步六孤叱奴的奴隶身份时,后者却脑袋摇得比拨浪鼓还狠,宁可被官府剥削也不想除去官府的烙印。

为啥?

因为此时民间奉行大复仇思想。

东汉末年的碑文里曾出土过为父报仇的孝女带着家仆与仇家当街火拼的丰功伟绩,被官府作为“仁孝”的典型大力宣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世界魔方 穿书成恋爱脑霸总后 救赎文HE后,带球追夫 满级大厨养狐日常[美食] 我老公好像有那个大病 天缘令之天青传说 涉江采芙蓉 灵偶 离婚后,热恋中!于他在婚综秘吻 清穿之敦肃皇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