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2 / 2)
不论外企还是民营,工资这块儿都比咱们强,你手下那个兵算是摊着好地方了!”
特区经济发展公司是最早的特区建设队伍,代行过政府职能,后来特区政府成立后,才原班人马组建了发展公司,如今仍然管理着进出口的审批权。
韩烁知晓方建军一时半会儿是不会离开特区了,心情不算好,但面上不显,只同同事道了谢。
同事摆了摆拿着烟的手,示意他不用在意,又问他,“你有没有别的想法?”
韩烁一愣,又笑道,“什么想法?”
同事只道,“现在不少人都想调到发展公司去,背靠发展公司成立新公司,自己发大财,你不想?”
韩烁笑道,“想啊,但我没关系又没资金的,怎么去?”
同事只“呸呸”吐了一口烟渣,靠近他道,“发展公司那位欧阳主任不是你亲戚吗?弄张介绍信还不简单?到时,帮兄弟我也弄一张呗!”
韩烁只笑,“我们的关系没好到能让人帮我调动关系。”眼神却变了变。
下午下班后,他骑着车往方建军的新单位去,打算逛一圈看看情况,不想正好遇上那家公司下班,而他居然在人群中见到江南的丈夫!
他也是这个公司的?
而后,他就远远看着江南的丈夫和一个中等个子的男人走向一辆汽车,在两人正准备上车时,方建军发现了他,小跑过来打招呼,韩烁只见两人都回头看了他一眼,但很快就上了车,扬长而去。
韩烁稍稍松了口气,专心同方建军道只是来看看他的上班环境、有没有被人骗什么的。
方建军一阵感激,笑说“怎么会”,又要请韩烁吃饭,只韩烁拒绝了,说,“你嫂子还在家等着呢。”
方建军便没再邀约。
只听韩烁临走前问了句,“开车走那两人是你们老板?”
方建军回道,“是啊,大老板和二老板,人都挺好的。”
韩烁点点头,同方建军招招手,就骑车走了。
路上,他只想既然江南的丈夫同方建军一个公司,他更该远离了。
上回二叔会知道他和程怡心的关系,一定是因为江南,他不想再出什么意外了,也不想因江南而同林林、二婶交恶。
所以,远离最好。
车上,钱或光注意到赵瑞在通过后视镜看方建军和那个骑自行车的男人,笑道,“要不要帮你查查?”
赵瑞摇头,“不用。”
他上辈子调查过韩烁的资料,对他的履历很清楚,只不知道他这辈子提前转业的契机,江南似乎怀疑跟程怡心和方建军有关系,既然如此,只慢慢找方建军这个当事人了解就是了。
回到家后,他便将这消息同江南一说,江南也同意赵瑞的做法,毕竟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儿,不值大动干戈。
而后,江南花了三天时间完成她的考察报告后,赵瑞也进入休假模式,两人把特区和广市的景点大致转了一圈,江南又陪赵瑞上了几天班,假期就结束了,江南和杨玲返了程。
几天后, 两人下了火车,各自在家休整一天后,精神饱满地到学校上班。
只上班第一天就来了客人, 莫敏笑指着人同江南介绍道, “这位是《在路上》杂志社的编辑,专程来等你的。”
江南和人握了手,便问道, “是我的小说出了什么问题吗?”
《在路上》就是刊载赵瑞传记的那本地摊杂志。
只听人忙道,“不不不, 小说没任何问题!我是来和江老师您谈出版事宜的。”
江南闻言, 眼睛一亮, 忙请人坐,她原打算等连载完自费出版的,不想杂志社居然有意出版。
编辑随后拿出出版合同,江南接过一瞧,合同倒是没什么问题, 只两人聊起来,杂志社打算在连载期间就出版。
只听人道,“……读者催得紧, 我们报社的电话、信件一直就没断过, 不是要求小说出版就是增加连载字数、加印往期杂志,我们实在没办法了, 只能分上下两册出版, 和您这边签完合同后, 先出上册, 完结后再出下册。”
江南想了想,好笑道, “你们就不怕读者投诉?”
这些读者本就是冲着赵瑞的后续创业操作要求出版的,他这只出前半部分,也许还不到连载内容,后半部分仍旧卡着,钱都赚进口袋了,还让人继续等和抢你家的杂志,江南说投诉都是轻的,这是真不怕读者去砸他们杂志社的大门!
编辑闻言一笑,“如果真是这样,这热度不就起来了吗?”
江南只摇摇头,虽然知道地摊杂志的营销方式跟普通杂志不太一样,但没想到他们还能这么秀下限。
不过,《在路上》杂志社都不怕人闹事,她一个幕后作者也不用替人操心。
她只拧开钢笔,在出版合同上签了字。
上册首印十二万,编辑当即拿出了一张一万一千多的存单,看得出来他们杂志社真的很急,江南笑了一声,便收下了。
而后,编辑立马借他们的电话通知杂志社签约成功,可以安排印刷,后才转头同江南道,“听说两年前出版的那部女知青创业小说也是您的大作,可惜版权没到期,不然我们也有意再版的。”
江南闻言只笑,“那还真是遗憾啊。”
她那本小说才上市没几个月就遇上了经济整肃,书店根本不敢放在明面上售卖,但是销量依旧不错,私下购买的人不少,甚至出现了早年风靡的手抄本,江南知道这事儿后都震惊了,没想到她也体验了一回“禁书”的待遇!